周末好,今天是好久没出现在头条的小助理👀
马上要放暑假了,为了不跟游客人挤人,火速跑去云南待了几天。
去景迈山吸氧,去普洱逛吃,肚子吃饱了,风景看够了,回来了还意犹未尽。
趁着记忆还热乎着,赶紧来写游记分享啦~
云南天气太舒服了,温度25度左右,谁懂从广州过去的救赎感
虽然下雨,但雨不会一直下,是一阵一阵的,下雨了才有菌子吃嘛。
雨过天晴,天空美得不像话,树荫下骑着小电动,这一刻爱上了普洱。
晚上7、8点天空才慢慢暗下来,有种日子很悠长的感觉,太适合躺平了。
讲真,普洱不是旅游城市,没什么景点。
但吃喝方面你不用担心,这里民族众多,又靠近边境,饮食注定是丰富多彩的。
不单茶出名,普洱还是全国种植面积最大、产量最高、品质最优的咖啡产地,咖啡管够!
好了好了,废话不多说,赶紧来看看我在普洱都逛吃了啥吧~
ps,全程自费探店,全文无广,可放心食用;
pps,为避免篇幅过长,本篇只写普洱,如果想看景迈山游记,可以留言告诉我~
一、菜市场
五一农贸市场
去云南玩,请一定要逛菜市场好吗!
即使是不下厨的人,看到这么多有意思的食材和水果,也会逛得心满意足!
五一农贸市场就在思茅区,一楼卖蔬菜、禽类、肉类,二楼有水果。
看到菌子摊,野生牛肝菌巨大一个,100块钱一公斤。
对了,云南人的"一斤"等于一公斤。
红伞伞白杆杆,其实是无毒的大红菌。
可以炒,也可以煮汤,在山上还吃到了老板刚挖的炒红菌。
见手青也是100块钱一公斤,还是红葱见手青。
买了一斤说要带回广东吃,阿姨叮嘱:油多点、蒜多点、煮久点、火大点!
还交代,铲过菌子的铲子也要放进去一起煮。
记住哦,摸过菌子的手不要拿东西吃。
摸过蚂蚁鸡枞,还提了袋见手青,后来买了水果忘了这回事儿,没洗手就拿起来吃。
反应过来有点害怕,连问了好几个当地人有没有事。
最后当然没事啦,但还是心有余悸😅
蔬菜摊也很好逛,各种好看食材摆一块儿,摊主都是艺术家。
遇到了普洱甜笋,巨大一个报恩笋!
花色外壳的豆子,花青素肯定高。
冰川茄子,也叫云南糯茄。
在山上吃到了,茄如其名,肉质特别糯,一抿就化。
看到水果摊有个叔叔在挖百香果籽,为啥要挖出来?
——挖来卖呀。做蘸料。
这个叫鸡蛋果,长得像陀螺,哈哈,后面长得像埙的也是鸡蛋果。
蓝莓又大又新鲜,大颗的估摸有18mm了,45一公斤,小颗的便宜一点。
拿了一个试吃,阿姨多塞给我几个,说多吃点。
皮超薄,一磕就破,又脆又甜,呜呜,这才是真正的云南花香蓝莓。
晚上5点过后,菜市场外面也会有人陆续出来摆摊,卖菌子、蔬菜和水果。
吃完晚饭,可以晃过来这边买水果吃~
逛完菜市场,去吃饭吧。
普洱这边吃饭的地方都是矮墩墩的桌椅,没有靠背,腰老遭罪了,好在胃是吃爽了。
二、云南菜
澜沧多味鸡
普洱第一顿,澜沧多味鸡,直接封神。
满满两个点菜柜,装满各种本地食材,脑子里有十万个"这是什么"、"那又是什么"。
4个人点了5个菜,上菜速度挺快的。
因为点菜的时候厨师就在偷瞄点菜单,悄咪咪开始拿食材做菜了
*凉拌罗非鱼
我要怒夸,云南人真的很会做罗非鱼!
从景迈山吃到普洱,从酸辣鱼、黄焖鱼,吃到烤鱼、凉拌鱼,全程无踩雷
山上吃的黄焖罗非鱼
凉拌罗非鱼,上面上面撒了满满的大芫荽,火红火红的色调,看着就食指大动。
入口就能尝到浓郁的山胡椒油的味道,巨巨巨香!
加了海量的糖,甜度很明显,鱼肉大块,且毫无土腥味,嫩得舌头一抿就从皮上掉下来。
夹起一根白色佐料,口感又脆又韧,很有嚼头。
以为是折耳根,但没啥怪味,问了才知道原来叫"撇菜根"。
店主说这是普洱人爱用的佐料,一年四季都有。她家几乎每道菜都要放。
*鸡肉稀饭
鸡肉撕成条,和鸡血、茴香、大芫荽、撇菜根一起煮成粥。
分量超级大,卖相乍看一般,入口堪称惊艳,要口感有口感,要鲜甜有鲜甜!
米粒煮得粒粒分明,喝起来清爽不黏巴。
鸡血用舌头一抵就碎,鸡肉丝略带嚼劲,茴香杆、大芫荽脆脆的,咬碎了汁水和香气一起biu出来,爽!
饭吃完了,最后还舀了一勺鸡肉稀饭喝,很落胃。
*黄焖鸡
店叫澜沧多味鸡,菜单上推荐菜也是鸡,这不是在暗示我们要点鸡吗?
下单半只黄焖鸡,说是黄焖,其实是土鸡辣炒。
这边的鸡好像都是这种乌骨鸡,肉比较韧、有嚼劲,我们不是很爱。
但鸡里面的撇菜根很好吃,有油香、辣味。
另外点了两个蔬菜,想搭配肉一起炒,老板表示拒绝,说蔬菜只能凉拌或者素炒。
为什么?——"每家有每家的规矩。"
吃进口就知道,人家有底气说这话👍🏻
*素炒甜笋
说是素炒,其实是猪油炒。
喷香的猪油味,刚好化解掉笋的刮胃,炒出来鲜甜鲜甜的。
甜笋太懂事了,嫩得几乎无纤维,嚼起来脆脆的,像在吃茭白,也像在吃沙葛。
*凉拌草芽
草芽长这样,像春笋扒了皮。
斜切成片凉拌,加了番茄、芫荽,是舂菜的调味。
草芽口感很特别,脆,咬下去还有点蓬松,有点像在吃葱白,但没有什么辛味。
裹着酸辣酱汁有点上头,一片片夹进嘴里,停不下来。
送了红糖凉虾,里头还放了凉粉,面上撒芝麻。
吸溜一口滑进喉咙,凉凉的很解辣,满嘴都是红糖的香甜。
吃饱喝足,盛惠240蚊,太划算了,请一定要去吃它!
三、吃菌子
二牛酒家
打车去澜沧多味鸡吃饭,路上问司机,吃菌子的话推荐去哪里。
她激情安利二牛家,好的好的,使命必达,第二天驱车12公里去找二牛了。
下车就看到有村民来卖大红菌,还有很多本地人过来吃饭。
一样是看菜点菜,柜子里放了很多菌子,红菌、见手青、奶浆菌、青头菌、干巴菌...
又在"十万个是什么"包围下,成功点了两个菌子加两个素菜。
*红菌煮鸡
司机听到我们在山上吃了炒红菌,摇头说炒红菌不"宣"(鲜),红菌要煮鸡才宣。
毅然决然点了红菌煮半只鸡,180大洋!
红菌煮出来的汤也是红红的,宣是宣的,但感觉盐放多了,有点微咸了。
直接切两半煮,无毒菌子就是这么豪放,哈哈。
杆子里头有一层黑色,乍看还挺像猪筒骨的。
煮红菌吃起来脆脆的,我是觉得口感没炒红菌好,炒红菌吃起来是松脆松脆的👇
鸡还是韧韧的土鸡,咬不动,吃不懂
吃完了看到别人点菜,才反应过来,其实可以不用硬点红菌煮鸡的。
本地人直接点红菌汤,没加鸡,应该也是好喝的。
*炒见手青
见手青是牛肝菌的一种,有毒,没做熟的话会致幻。
炒见手青是几道菜里最慢上的,哈哈,确实需要多照料一会儿!
见手青薄切成片,用大量油炒得油润光亮,口感滑溜溜的,嫩中带点微脆。
油香裹着浓郁菌香,辣得刺激,下饭得很。
*素炒瓜尖
这会儿正是吃南瓜尖的好时候,点它!
用猪油、大蒜、辣椒炒出来,还是用柴火灶炒的,特别香,还香得有镬气。
瓜尖超级嫩,杆子看着粗,咬下去很蓬松。
中间是空心的,吸饱了汁水,最后一整盘都吃光光了。
*黄瓜拌折耳根
朋友爱吃折耳根,点了个凉拌,和黄瓜一起拌。
这里的折耳根是带叶子的,尝了一口,emmm,我真的接受无能
连黄瓜都染上了鱼腥味,但朋友很喜欢,最后也吃空盘了。
其实我们还点了个腌菜煮河鱼,水腌菜好吃,但河鱼有点子腥。
看到很多本地人点菜,就是炒/煮一两个菌子,再炒个青菜就好了。
如果你们去吃,可以观察下本地人怎么点菜,跟着点不出错,它家做菌子确实很可以~
四、碳水
福苑老街牛肉米干(振兴路总店)
嗦粉爱好者的清单里又多了一样:米干。
米干长得很像粿条、河粉,也是米浆制成的,滇南地区吃得多。
点了招牌的牛肉米干,有红色米干和白色米干可选。
有什么区别?老板说一个红色一个白色嘛。
好嘛,那就来一份红色、一份白色。
煮好的牛肉米干可以接着自助加料,香菜、韭菜、油辣子、花椒面、腌包菜...
腌包菜脆酸脆酸的,油辣子是真的辣。
米干上面飘着几叶薄荷,香喷喷,连杆子都是嫩的;牛肉带着筋,嫩而有嚼劲。
查了一下,红色米干是山地红米做成的,口感绵软,压根不需要费力嚼,还很吸汁。
白色米干更宽一些,像宽版河粉,口感更顺滑一些。
看到旁边有斩段的袋装油条,全款两元拿下。
夹一块泡汤里,一半浸软了吸汁,一半吃原生的酥脆。
老普洱端着米线,一边翻拌着散热,一边向外面桌子走去。
就这样开启一天,感觉还不错。
杨记普洱酸醋米线
小红书爆火的店,店里全是游客,包括我,吃完想卸载小红书
酸醋米线,酸醋和米线,各论各的。
全程自助,排队拿碗、自己加佐料(韭菜、葱),再把碗放厨灶前装米线。
点了肥瘦米线,10块钱一碗。
撒了海量芝麻,肥肉油脂溶进汤里,味道像出前一丁的麻油味,有点腻。
米线也不是爽口顺滑那种类型,有点像吃坨了的面条
好在酸醋是好喝的,有点像苹果醋,但没那么冲,还挺解腻。
咱就是说,没必要专门跑过去吃,如果要排队,那更是没必要。
好在10块钱得一碗米线+一碗酸醋,也不吃亏...
五、小吃、甜品
普洱小吃好多样,能吃到本地民族特色,还能吃到隔壁缅甸、老挝传过来的甜品。
阿仙酸鸡脚
小红书上很火的店,直接在酒店点了外卖。
舂鸡脚筋,鸡脚筋口感有点像掌中宝,但这个调味一般,淡淡的,一点儿都不入味。
折耳根舂臭豆腐,豆腐有点硬,口感一般,不是很喜欢。
凉拌菠萝是好吃的,拌入味了,辣中有水果的香甜,爽脆多汁。
加了糊辣椒,吃起来还有点子烟熏味。
杂凉粉,可以理解为带汤的凉粉,这个也比较推荐。
配菜非常丰富,韭菜、撇菜根、腌包菜、花生、胡萝卜...
我们点的是酸甜口汤汁,吃起来确实酸酸甜甜。
凉粉是条状的,拼配了透明凉粉和豌豆凉粉,透明凉粉滑溜像果冻,黄色凉粉可以抿化,有豆香。
娘娘老挝凉品
一样点的外卖,打算和阿仙做横向对比,这家蛮推荐的!
*舂鸡脚
调味对了,咸香酸辣,也很舍得下料头,好感+1。
鸡脚舂得细碎就很入味,配菜还放了胡萝卜和青木瓜。
花一份钱,既吃到舂鸡脚,还吃到了青木瓜沙拉,是我赚了吧?!
把阿仙的鸡脚筋放这里拌一拌,嘻嘻,变好吃了。
*舂脆豆腐
是一样的调味,说是脆豆腐,其实不脆。
有点像罗定鱼腐那种口感哦,绵软还有点滑,非常入味,但不会觉得重口。
老挝糯米饭
*芒果糯米饭
当下午茶吃的哈哈,18元一份的糯米饭,情绪价值直接拉满。
簸箕上垫一张芭蕉叶,椰浆淋到糯米饭上,好像冰淇淋球,旁边码满芒果果肉。
坐在二楼露台,阳光给面子,拍照无敌好看。
椰浆现熬,还带点温热,和糯米饭一起入口,椰香满满。
糯米饭比较有嚼劲,椰浆甜度正好,芒果有点纤维丝丝,瑕不掩瑜啦。
一草巷子
*泡鲁达
朋友去一草巷子后院里做拓染,我在前头咖啡厅吃泡鲁达。
泡鲁达,是从缅甸传到云南的小甜品,我称之为云南人的清补凉,哈哈。
椰浆打底,放了西米、血糯米、芒果、椰片、椰果,顶上还插了片面包干。
是好吃的,香甜有口感,午后的风吹来,想在这里坐很久。
店里做活动,消费就送挂耳,找时间品鉴~
六、咖啡/奶茶
终于写到咖啡了,普洱除了产茶,还是出了名的咖啡产地,被誉为"中国咖啡之都"。
云南咖啡种植面积达126.7万亩,普洱就占了一半以上。
这里有很多咖啡庄园,花小钱无限喝手冲,还有讲解服务,咖啡爱好者一定要冲!
咖啡豆长这样
南岛河天玉庄咖啡庄园
南岛河天玉庄咖啡庄园离市区比较近,价格也很划算。
人均40块,坐一下午喝了11支手冲,第一次体会到咖啡喝到饱的感觉,妥妥回本
而且,这里风景太美了,深浅不一的绿,对我眼睛相当友好!
沿路还种了很多绣球花、仙人掌之类的,有世外桃源内味了。
这里的咖啡豆都是卡蒂姆豆种,阿拉比卡和罗布斯塔咖啡豆杂交得来。
通过不同处理方式,比如日晒、水洗、蜜处理、厌氧日晒等,会呈现出不同风味。
吧台有三四位咖啡师,她们冲啥,我们就喝啥,还会给你一张风味卡片。
当然啦,你想喝哪支豆子,也可以让咖啡师给你冲的。
对云南咖啡的刻板印象:酸!哈哈!
但除了酸,还是能品出一些风味的,喝下来最有记忆点的两支:
*5号,水洗咖啡豆
前面喝了几支酸度超高的豆子,一下子喝到5号,有被惊喜到。
几乎无酸,甜感非常明显,有柔柔的巧克力味。
*8号,日晒咖啡豆
8号豆子酸度也偏低,回甘非常迅速,甜感足,喝完了整个嘴巴都是甜的。
莓果香之外,能品到一点杏子果脯的风味。
还蛮喜欢的,最后消费了一包豆子,200g,78元,买回来做冷萃。
对了,这里的手冲默认喝热的,如果想喝冰手冲,可以找咖啡师拿冰块。
简聿咖啡
在当地较为出名的咖啡店,自然要去一探究竟。
老板不玩点评,点评上显示暂停营业,实际上店有开的,不放心可以提前打个电话。
*五个秋天
一杯特调,配方比较复杂。
冷萃咖啡+桂花液+红茶+柳橙酱+抹茶奶盖,凑齐了五个秋天。
入口是抹茶奶盖的清甜,混合着幽幽的桂花香。
冷萃咖啡和红茶搭一起,完美盖过了咖啡的味道
喝到底下,能尝到柳橙酱的橙子颗粒,总体来说太甜了,也没啥咖啡味。
爱喝甜的可以试试,想喝咖啡味的就不推荐了。
*黄油牛乳Dirty
Dirty水平在线,浓缩飘在牛奶上面,肉眼可见的丰富油脂。
大喝一口,黄油牛乳的黄油香,中和了浓缩的苦甘,口感顺滑香醇,推荐。
*碧螺春
还点了壶手冲,是埃塞俄比亚的水洗豆。
是好喝的,如其名,有茶香、花香,尾韵还有点坚果巧克力的香味。
风味描述里的香茅,倒是没喝出来~
店前面有一大块空地,可以搬个露营椅在这儿喝咖。
顶上是浓荫的大树,也就应了店招牌上的slogan:"大树底下好乘凉"~
不晚一茶
不晚一茶是版纳的奶茶品牌,在普洱也能喝到。
*玉兰滇橄榄
喝到最惊艳的一杯,玉兰滇橄榄!我点的是少冰、不加糖。
滇橄榄其实是油柑,看了下产品描述,配方是滇橄榄汁和乌龙茶。
第一口没啥感觉,完全尝不到啥味道,等到第三秒,油柑的回甘和一抹花香一起涌上来。
满嘴都是甜感,口水都变甜了,好喝!清爽!解腻!强烈安利!(好喝到第二天、第三天也点了)
浅草风
浅草风也喝了,牛油果巴旦木酸奶昔,牛油果味比较淡,不推荐。
山野酸角,怕酸点了标准糖,果然很酸,还很甜!
本身酸角酱就有糖,还多加了糖,指定甜啊,可能少糖会好喝一点。
山野酸木瓜比较好喝,清爽住了,可以适当加点甜度。
好啦,写到这里,普洱游记就告一段落。
回程前还专门跑了趟菜市场,带了一筐蓝莓去坐飞机,普洱拜拜,下次还来!
感谢看到最后的朋友,第一次写这种内容,喜欢的话请点赞鼓励一下
富灯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